保盧斯元帥兵敗斯小大林格勒,抗命征服拜服,德軍是怎樣處置懲處的?
這個問題老梁來回答。
保盧斯?這就是個擱那都不合格的將軍,您就算說他是個庸才這都不過分。話說德國三十萬人的第六集團軍,這可是希特勒那小個子的心頭肉啊,裝備極為精良,就這么打沒了,沒了的原因是投降了。
把個希特勒氣的青筋暴起,跳著腳的詛咒保盧斯是個該死的混蛋。
當然這第六集團軍的覆滅保盧斯要負一部分責任,他希特勒的責任更大。
咱要想把題主的問題弄個明明白白的,咱不妨從保盧斯簡略的生平中了解一二,打個底。
年輕的保盧斯
這人不管走到那嘎達,都會把自己個捯飭的一塵不染。這貨是個純粹的日耳曼人,老爹是一名教師。
話說不管是那個年月,當爹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比自己好。所以保盧斯的老爹一直就有一個愿望,想讓保盧斯進入海軍軍官學校進行學習。咋說呢?年輕的保盧斯這就是個點背到了極點的家伙,就這學校他連半只腳都沒有踏進去過。
后來他又被送到黑森的瑪堡大學讀法學,這貨的資質太差了,沒幾天這就被淘汰了,淘汰了,哎這事弄的。
好吧,他只能腳踏實地的一步步的來吧!這就進入當時德國那步兵團當軍官,當然還是個候補軍官。
打這起,他的霉運似乎都走光了。
后來,德國皇帝威廉二世,揮舞著他那破指揮刀向整個歐洲宣戰,得咧,這第一次世界大戰可就爆發了。
保盧斯的步兵團這就被頂到了西線戰場上當上了主力,這就開啟了他人生的第一次實戰。
結果?結果您都想象不到,這家伙居然得病了,好巧啊!好吧,既然生病了,那么就不適合繼續呆在一線了,他這就回到南線當了一名文職人員。是的,您沒有聽錯一名指揮官,一家伙就被干成了文職人員,這一干就干到了一戰結束,居然還撈到了一個上尉的軍銜。
大家伙都知道,一戰結束后,德國佬接受了凡爾賽條約,德國人面臨大裁軍,可這鴻運當頭的保盧斯居然被保留了下來,而且回到了一線部隊當上了連長。
話說那會,德國整個社會都在動蕩,從上到下的浮躁,可保盧斯卻一路頂上了少將的軍銜。
到這起保盧斯都沒打過一場正兒八經的仗,這就掛上了少將的軍銜,好厲害啊!
二戰時候的保盧斯
到了1939年德國那第十集團軍,其中的一名長官就有他的位置了。后來希特勒開啟撩老毛子的巴巴羅薩計劃,保盧斯就是其中一個主謀。
而保盧斯的第十集團軍參與了和斯大林一起瓜分大波波同志波蘭的行動,一家伙就把個波蘭給干滅國了。
在這里插一句嘴,波蘭歷史上被滅國也不是一次兩次了,俺在這一點悲傷的情緒都沒有,還有點小激動,哎,這事弄的!
好了,咱不瞎說了,接著往下聊。
后來的法國戰斗他也有參與,這兩次戰斗之后,由于表現突出,他的第十集團軍就變成了后來的第六集團軍。他也因為這些個戰斗,積累到了一些實戰經驗。到了1941年十二月份的時候,他這就當上了第六集團軍的指揮官。
說道這里,估計就有人說了:“啊!老梁你這大眼珠子戴著大眼鏡,四個眼睛睜著咋凈說些瞎話呢?保盧斯是個庸才,咱瞅著他的戰績,咋這么不像呢?你是不是又在胡咧咧呢?”
你快拉到吧!俺是那種防空炮的人?前期戰斗你也看不出來啥,您得看斯大林格勒戰役,就明白是咋回事了。畢竟前期的戰斗,德國那閃電戰突然性,只要按照上級的指示干,就不會出啥大毛病不是?
這不到了老毛子的地頭,尤其是蘇德戰爭的中后期,這閃電戰不好使了,撞鐵板上了,這就開始考驗指揮官的大腦殼了。
話說,這保盧斯一當上第六集團軍的指揮官,他這就被希特勒架到了東線和朱可夫整起了斯大林格勒戰役。
在整個戰役的過程中,保盧斯整個就是傳聲機器,小個子希特勒蹲在狼穴,瞅著地圖制定方案,他保盧斯就擱前線按照這方案照葫蘆畫瓢的去打,自己個一點創意都沒有。
“來這地調倆兵瞅著,那整一個班看著。”
就這,保盧斯那是一絲一毫都不帶修改的,多調或者少調一個人他都不敢違背,這就沒誰了。戰場那是啥地方,瞬息萬變的地,您等著上級的指揮,到手上,那黃瓜菜都涼了,等著喝西北風去吧!
斯大林是啥人?朱可夫又是啥人了?那都是人精啊!和你這榆木疙瘩掰手腕,這桌子底下都不知道整了幾手準備了。
這不,第六集團軍慢慢的就被圍了起來,包餃子那是早早晚晚的事。
這時間到了1943年一月的最后一天,戈林這小子還捧著一個超級大個話筒對著德國人胡咧咧玩吹牛的時候,保盧斯給希特勒小希發了一封插了雞毛的電報:“俺實在是堅持不住了,這離最后完蛋絕對不會超過二十四個小時!”
接到電報的希特勒,一家伙就干急眼了,大手一揮保盧斯直接就升成了元帥,第六集團軍其他的各級軍官這就各升了一級。
這就是給你一甜棗,再打你一耳光子的事,這很明顯讓保盧斯死守,守到完蛋為止。
話說保盧斯這第六集團軍,要是早點突圍的話,早就逃出升天了,但保盧斯嚴格執行了小個子希特勒的決定:“俺絕不離開伏爾加,絕不!”
好吧,保盧斯只能和喝了伏特加的老毛子死磕。結果到了最后,還真就出不來了。
保盧斯決定向老毛子投降了,順道給希特勒打了一份報告。
“滾!不許投降,必須死守陣地,到最后的一兵一卒!”希特勒歇斯底里的回答,那小嗓音都能在保盧斯的腦殼里產生回音了。
保盧斯絕望的瞅著,那笑到最后玩陰的朱可夫,不知道啥時候從哪里集結起來的五十萬老毛子,而擺在他眼跟前的是黑洞洞的七千門火炮。
這七千門火炮把保盧斯所占據的土地掀翻了不止一次,再瞅瞅自己的部下,倒霉催的那槍基本上就是一條燒火棍,啥彈藥了壓根就沒有,光褲子就穿了七八條,這還凍的直打哆嗦,眼珠子都快凍住了。
至于希特勒說的補給,那小飛機能帶多少?這都是個未知數!
結果就是保盧斯帶著剩下的九萬多人,包括他手底下的二十四個將軍全部投降了。
好吧,這幫人全部被羈押到了西巴利亞的高原上喝西北風去了,就在兩個月前,這個精銳的集團軍有三十萬人。
好吧,保盧斯典型的不知道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大華夏的話,該抗命的時候沒有抗,不帶著大家伙逃生。
這最后希特勒要求他戰斗到最后,得咧!最后的命令反而沒有執行,這事弄的。
這一家伙把個希特勒氣的夠嗆:“混蛋!他怎么能夠投降呢?怎么能夠投降呢?給他配發的手槍難道是藝術品?如果怕疼,你一家伙把自己個活埋了就不成嗎?”
本來保盧斯只是個將軍,希特勒最后簽發了晉升保盧斯元帥的命令,就在命令發出去之后,這家伙就投降了,希特勒能不生氣嗎?
但自己種下的因,最后結出的果子還得希特勒自己個吃下去。一個帝國元帥居然向敵人投降了,這事得捂著,不能讓德國人知道,這得炸鍋嘍。
所以最終希特勒給保盧斯的空棺材舉行了國葬,并且把那把沒有發出去的元帥手杖扔到了保盧斯的棺材里。
打這起,希特勒再晉升元帥的時候,那叫個小心翼翼,后來的古德里安沒有封為元帥,這事就是根子。
當然保盧斯這事的牛還得吹下去不是,希特勒還命令全國哀悼四天,這四天啥活動都不能夠有,全德國人都當保盧斯死了,這就是掛的不能再掛的節奏。
當然這是明面上的,暗地里希特勒還是搞了不少的小動作,想要救回保盧斯,但他的空降兵來一次被干掉一次,計劃始終沒有成功過。
后來希特勒在戰場俘虜了斯大林的兒子,想要用斯大林的兒子雅科夫把保盧斯給換回來,結果斯大林很硬氣的回答:“沒門!俺不會用一個士兵去換一個元帥!”
得咧,這事就黃了,保盧斯就一直呆在了戰俘營里,當然最后他很配合斯大林的宣傳工作,羈押期間還是有一定的自由的,斯大林死后又恢復了自由回到了德國。
好了,今天就寫到這里,喜歡的朋友,加個關注,順手點個贊呦!
1943年1月30日是納粹黨上臺執政十周年,正當戈林在無線電臺里吹牛的時候,遠在斯大林格勒被圍的保盧斯一級上將發來電報:“最后的崩潰不會超過24小時”。希特勒當時就急了,立即給保盧斯發電,授予他陸軍元帥的軍銜,同時其它117名軍官也各升一級。
希特勒對身邊的約德爾說:“在德軍歷史上,從來沒有一位陸軍元帥是被生俘的”,實際上是暗示保盧斯在最后時刻必須自殺成節。
除了投降是抗命之外,保盧斯在整個斯大林格勒戰役期間都嚴格遵守了希特勒的命令。德軍總參謀長蔡斯勒在朱可夫發動反攻的當天,就已經判斷出蘇軍合圍第六集團軍的意圖,新組建的曼施坦因“頓河集團軍”隨即奉命打通聯系,如果第六集團軍順勢突圍的話,二戰許多軍事家一致認為“差不多肯定可以獲得成功”。
(希特勒和曼施坦因研究作戰方案)
然而希特勒瘋狂的叫喊:“我決不離開伏爾加,我決不從伏爾加撤退”!當保盧斯彈盡援絕請求投降時,希特勒給出的命令是:
“不許投降,第六集團軍必須死守陣地,直至最后一兵一卒一槍一彈”!
結果兩天以后保盧斯元帥率領第六集團軍殘部投降了,91000名德軍俘虜包括24名將軍走進了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亞戰俘營,而在兩個月前,該集團軍是285000人的精銳之師。戰后,他們當中只有5000人活著回到了德國。
希特勒大為惱火,甚至有些傷心,他在高級軍事會議上講話時說道:他們已經在那正正式式、完完全全投降了,保盧斯怎么可以向布爾什維克投降?他本來可以開槍自殺嘛!如果怕開槍,他可以找人活埋啊。。。已經不能自制的希特勒甚至想收回晉升元帥的命令。
希特勒隨后預言保盧斯會在反納粹的文件上簽字、會寫自白書、會在電臺里號召德國士兵放下武器,諷刺的是,他的預言最后全部成真。末了,希特勒惱羞成怒地說:“在這次戰爭中,我將不再任命陸軍元帥,小雞還沒孵出來,就不應該先數有多少個”,云云,完全不明所以。
后來被重新啟用的古德里安最終沒有封帥,與此事也多多少少有些關系。
(保盧斯向蘇軍投降)
內部可以說實話,對德國人民如何交代呢?希特勒跟新任總參謀長蔡斯勒交換意見后,1943年2月3日,納粹德國最高統帥部發表特別公告:“斯大林格勒戰役已經結束,第六集團軍在保盧斯元帥的卓越領導下,忠實地履行了他們打到最后一息的誓言,為優勢的敵人和不利于我軍的條件壓倒”。
德國廣播電臺播報時配樂為貝多芬《第五交響樂第2樂章》,希特勒同時命令全國致哀四天,在這四天里,各地劇院、電影院和一切娛樂場所禁止營業。關于保盧斯的下場,德國當局給出了三種猜測性解釋:其一是戰斗最后一刻服毒自盡;其二是重傷以后被俘,遭到蘇聯人嚴刑拷打致死;其三是像一個真正軍人那樣戰死。總而言之就是掛了,死得不能再死了。
因此,德國軍隊為保盧斯舉行了隆重的葬禮,由于授銜時間比較特殊,保盧斯那鑲有鉆石的元帥手杖還未及空投斯大林格勒,在葬禮上,希特勒親自將其放進空棺材里。
其實,德國高層心里清楚的很,所以保盧斯的關押地曾多次出現德國傘兵的蹤跡,試圖營救這位陸軍元帥,蘇聯人不得不轉移監禁地點,并派出內務委員會的整整一個營來看押包括保盧斯在內的這批將軍級俘虜。后來,希特勒又通過中立國傳話,企圖用被俘的蘇軍大尉、斯大林的長子雅克夫來交換保盧斯,遭到斯大林的嚴辭拒絕。
(曼施坦因)
保盧斯這個元帥,做的相當憋屈。
在蘇軍的包圍圈中,失去了空中支援的保盧斯,試曾探性的發出過請求投降的電文,但遭遇了希特勒的言辭拒絕。同時,希特勒為了激勵他選擇死戰去“壯烈殉國”,還立即隔空晉升保盧斯為陸軍元帥,并下令讓飛行員冒著極高的風險,以空投的方式把元帥肩章和權杖送到了保盧斯被圍困的斯大林格勒近郊。
保盧斯接受了這一尷尬的榮譽,然后....第二天,1943年2月1日,保盧斯“元帥”帶著第六集團軍正式向蘇軍投降。

此時,保盧斯還沒來得及派人去尋覓在連天炮火中空投過來的元帥配飾和權杖等“裝備”。所以,當蘇軍俘虜他時,仍按照以前的肩章稱呼他為“上將”,保盧斯還連忙糾正了對方的叫法,并拿出了第三帝國政府發來的“晉級”電文佐證。
保盧斯也由此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第一位被俘的德軍元帥。
(投降蘇軍的保盧斯,還帶著上將的肩章)

隨后,被圍困于斯大林格勒北部的第十一軍也不再繼續抵抗,持續一百九十九天的斯大林格勒保衛戰以德軍完敗的方式宣告結束。
1600多公里外的希特勒收到保盧斯投降蘇軍的消息后,火冒三丈之余,竟然選擇了去繼續“裝”為了保全顏面,德國方面封鎖了保盧斯投降的消息,對外宣稱說保盧斯已經在戰斗中“壯烈犧牲”,還為他舉行了隆重的葬禮,希特勒親自出席并向保盧斯的“遺照”授予了元帥權杖,表情肅穆的把元帥杖放在了一口空棺材上面。
緊接著,納粹政府還對保盧斯的家屬進行了公開慰問撫恤,而暗中卻在施以軟禁和監視。
這邊的納粹“影帝”們剛唱罷,幾個月后,就傳出了保盧斯和其手下二十多名將領集體出現在了蘇軍戰俘營的傳聞。

于是,德方面不得不又宣稱,保盧斯確實被蘇軍俘虜了,但那是因為在最后關頭被炸暈了過去,所以沒能來得及“自殺”,他本人在蘇軍集中營中遭遇到了嚴酷的刑訊逼供,目前已經被折磨致死了。
誰知,沒成想,過了差不多半年,德軍竟然發現蘇軍策反廣播中,出現了保盧斯的聲音。
1944年初,保盧斯在蘇聯方面的反復“感召”下,加入了德國軍官反法西斯聯盟“自由德國”民族委員會,按要求開始對德軍進行反法西斯輿論攻勢。
當時的德國,開戰之初的那種“傲氣”已經被現實的殘酷消耗殆盡,士氣愈發低落。原本基層德國軍民都以為保盧斯早就為國捐軀,戰死沙場了,還親眼看到了元首參加保盧斯國葬的照片。
而此時,他的聲音去突然出現在電臺中,換做另一番姿態來呼吁德國民眾離開希特勒,告訴大家,“元首”和納粹黨是在毀滅德國,而非拯救德國。很顯然,這簡直如同一個晴天霹靂,許多德國士兵、民眾都深感自己受到了欺騙,一時間陷入了無比的迷茫和沮喪之中。而一些親納粹和民族主義者則將保盧斯看作叛徒,是個背后給元首捅刀子的小人。
(蘇聯的反法西斯宣傳畫)

其實,從保盧斯被確認投降后,德軍就開始了對他的秘密“營救”計劃。
這時的保盧斯已經被轉移到了莫斯科以東的小城蘇茲達爾,嚴密看押起來。
期間,蘇軍雖然限制了他的人身自由,但還是盡可能的滿足了保盧斯在日常生活方面的要求。當大量蘇軍官兵都在啃摻著鋸末的黑面包的時候,保盧斯能悠閑地享受搭配著葡萄酒的香腸和白面包。即便盛產葡萄酒的克里米亞已經被德軍占領,蘇軍仍盡量維持著保盧斯的葡萄酒供應。
德軍在探查到保盧斯的關押地點后,從空中和地面分別派了遣特工潛入蘇茲達爾,試圖伺機“救起”他帶回德國審判,或者直接“滅口”,以防夜長夢多。
然而,數次行動均被蘇軍挫敗,德軍還損失了多名精銳的營救人員。
再往后,隨著東線的蘇軍一點點逼近德國本土,納粹高層一伙自身都難保,“營救并審判保盧斯”的計劃,最終不了了之。
(與蘇軍在一起的保盧斯。此時最能威脅他生命的,反而是德國人)

戰后的1946年,保盧斯又和他闊別多年的戰友、同事們相見了。尷尬的是,見面的地點既不是啤酒館,也不是老干部活動中心,而是在紐倫堡軍事法庭上。
保盧斯作為證人,當堂指證了這些德軍同事們的戰爭罪和反人道主義罪。
(圖片上的標注就是各位納粹高官的最終審判結果)

而他本人,即使投降后加入了反法西斯陣營,跟蘇軍合作“有功”,但也遠到不了能直接“將功抵過”的程度。
雖然,紐倫堡法庭對德軍將領們的審判,多集中在各種反人道罪行。比如虐待戰俘、迫害猶太人、屠殺無辜平民等等。
但持有相當分量話語權的蘇聯,卻堅持按照“集體犯罪理論”,給大量從未加入過納粹黨,表面上看只負責執行作戰任務的德國國防軍定罪。
蘇聯的觀點是,即便國防軍作為職業軍人,并非策劃、發動戰爭的元兇,但基于戰爭本身就是非正義性質的,所以,作為戰爭的“主要執行者”,別說直接帶兵上前線的保盧斯,就算是鄧尼茨這樣國防軍最高層,也都屬于重量級戰犯。
保盧斯獲刑十年,最終于1953年從蘇聯戰俘營釋放出來。很顯然,作為“蘇聯的人”,獲釋后的保盧斯面對一分為二的德國,別無選擇,只得按照政府分配,定居于東德著名的大城市德累斯頓,再也無緣自己遠在西德的黑森老家。
四年后的1957年,67歲的保盧斯因病辭世,非常低調的舉辦了一場“真正”的葬禮。
(保盧斯在德累斯頓的住所)

對于保盧斯,德國人對他的評價向來不高。
一方面,按照某些人比較剛烈的價值觀,保盧斯作為高級指揮官,在被隊友“坑”和上級拋棄后,選擇投降來保全士兵可以理解,但事后不但沒有自殺明志,還主動充當對方陣營的輿論工具,對蘇聯方面唯唯諾諾,顯得很不“德意志”;
另一方面,則是他在斯大林格勒戰中,眼看第六集團軍突圍無望時,讓自己的兒子混進傷員隊伍中,乘飛機回了波蘭后方的不光彩過往。
保盧斯去世后,他的兒子亞歷山大保盧斯輾轉到了西德,定居法蘭克福,終生致力于給父親“正名”。
亞歷山大保盧斯仔細搜集和整理了父親的檔案和書信,以保盧斯的口吻,寫了一本回憶錄性質的文集《我履行了遺愿》,來解釋老爸為什么沒有選擇像真正的軍人一樣戰死或者自殺以明志。
而同樣遭受了巨大戰爭創傷的小保盧斯,至死也沒能走出斯大林格勒戰役的陰影,最終于1970年,在公寓內開槍自殺。
保盧斯元帥,二戰期間,德國投降的第一個元帥。
其實,他也不想投降,但沒有辦法,一系列復雜的情況說明,保盧斯元帥除了投降,就是自殺,再無路可走。
最終,保盧斯選擇了投降,保全了生命。
那么,對于投降的保盧斯,德軍采取了懲罰的措施嗎?
一起聊聊。

保盧斯
1、保盧斯的軍隊就像個后娘養的
保盧斯,生于1890年,和德國三劍客年齡相仿。
1939年,保盧斯49歲,這一年,他成為了少將。終于在五十之前,邁進了將軍的行列,這是件讓他興奮的事情。
在當年的8月,保盧斯成了第10集團軍的參謀長,在這里,保盧斯和主將賴歇瑙配合相當完美,在進攻波蘭過程中,把自己的軍事天賦體現的淋漓盡致,之后不久,第10集團軍改名為第6集團軍。
保盧斯不是曇花一現的將軍,他在后期的攻克比利時、法國等戰役中,表現依然耀眼。于是,梳理成章成為了中將,離元帥的級別還有兩級。
保盧斯這升遷的速度,也就沒誰了,一年之前剛剛升了少將,一轉眼的功夫,又把中將軍銜佩戴在了身上。
1940年8月,保盧斯將軍被授予德軍副總參謀長的職務,那時那刻,保盧斯走到了人生的最輝煌處。
但即使如此,保盧斯也心有不甘,因為,對于一個將軍來說,沒有帶軍隊在戰場上拼殺過,仿佛就不是一個真正的將軍。
機會終于來了,1941年12月初,老上級賴歇瑙推薦保盧斯到蘇德戰場,擔任第6集團軍的司令,并提升他為上將,這下,保盧斯興奮了,大展身手的機會終于來了,可以帶領野戰軍在戰場縱橫馳騁了。
開局很好,在1942年的5月,保盧斯率部和蘇軍展開了大戰,交火區域就在哈爾科夫一帶,據稱,保盧斯總計俘虜了蘇軍24萬,擊毀和繳獲的坦克達到了2000多輛,同時繳獲了大炮1249門。
這樣的戰爭結果,獲得了大家的一致認可,而保盧斯就此獲得了騎士十字勛章。
不過,這終究成了保盧斯人生的最高光時刻,接下來,就要開始下坡之路了。
1942年7月,希特勒將南方集團軍分成了兩部分:A集團軍、B集團軍,A集團軍南下進攻高加索地區,B集團軍向斯大林格勒前進。
可是,此時的德國,面臨一個巨大的問題:資源供應不給力,特別是燃油無法全部滿足。如何取舍?
希特勒決定先滿足A集團軍,如此以來,整個B集團軍面臨尷尬的問題:燃油不夠,不巧,保盧斯率領的第6集團軍就是B集團軍的,而且是首發部隊。
因為燃料缺乏,第6集團軍行動非常緩慢,在行進途中,雖然還算勇猛,但到達斯大林格勒附近時,已經是8月中旬了。
德國遠道而來,物資匱乏,需要的是一場速勝,而蘇軍在朱可夫等人的指揮下,做得不錯,持續對戰的能力很強,于是乎,戰事進入了焦灼狀態。
蘇聯人能拖得起,保盧斯等人卻拖不起了。

2、保盧斯想要突圍,希特勒不同意
1942年10月,斯大林格勒戰役非常的激烈,保盧斯等人一次次向市區發動攻擊,一次次被蘇聯軍民阻擋住。
戰爭沒有結果,老天爺卻來幫助蘇聯了。
寒冷的天氣,凍的德國人叫苦連天。供應不上的燃料和供應不及的食物,讓保盧斯的第六集團軍,常常挨餓。在這種饑寒交迫,供給不到位的情況下,想要獲勝太難了。
情況很糟糕,戰,戰不勝,跑,沒尊嚴。
在保盧斯等人的困境中,斯大林又調遣了100萬軍隊,像個螃蟹的鉗子似的,進行了包圍。
隨著時間的持續,保盧斯清晰地看到了即將發生的結果,自己的部隊將被打敗、俘虜,甚至大批量死亡。
下面的將軍們,提出了突圍的建議,而且幾乎大家都同意。
從理性的角度看,這是個不錯的主意。保盧斯認可突圍的建議,因此向希特勒發去申請,請求突圍。
小胡子就兩個字:不準,然后承諾補給一定會及時供上。
一邊是下屬們集體的建議,一邊是上級的命令。該如何選擇?
作為一個職業軍人,保盧斯堅持了“服從命令”的原則。于是,大家的命運開始向悲慘的深淵靠攏。
一度,曼施坦因想幫助解圍,但在蘇軍強大的火力下,終究沒成功。
既然不能突圍,那就只能死戰了。

3、保盧斯想要投降,希特勒不準
蘇軍在1942年12月嚴重打擊了德國的增援部隊后,第6集團軍突圍的夢想徹底破滅了,留給他們的道路只有兩條,一是投降,二是死戰。
蘇聯人的勸降書,在1943年1月初就過來了。保盧斯看到越來越小的包圍圈,和手下將軍們進行了討論,大家一致認為:投降了事。
講究工作程序的保盧斯,還是向希特勒發去了申請:撐不住了,請求投降,希望批準!
對于這樣的請求,哪個領導會同意?說明保盧斯的情商真的不高啊!果不其然,希特勒兩個字:不準!
保盧斯繼續聽希特勒的,和蘇軍展開硬碰硬的對抗。幾天后,蘇軍在1月10日起發動了最后的總攻,經過浴血奮戰,德第6集團軍實在無法支撐了。
1943年1月26日,保盧斯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向希特勒申請:批準向敵軍投降吧!希特勒再次拒絕!并要求:戰至最后一人,最后一彈。
有意思的是,在1月31日,希特勒榮升保盧斯為元帥。此時,保盧斯苦笑著說:元首真的慷慨啊!
時間在一點點流失,保盧斯的下屬們一個個走向了投降之路,最后,保盧斯在無奈之中,也被迫投降。
整個統計下來,德第6集團軍,總共9萬多名官兵投降,其中,包括24位將軍,還有保盧斯元帥。

4、保盧斯元帥投降后的生活
成了階下囚,自然就沒有了曾經的榮光,也沒有了曾經的輝煌。
蘇聯人提出,讓保盧斯等人通過廣播發布反對德國法西斯主義,反對希特勒的瘋狂侵略,起初,保盧斯是拒絕的,后來,就希特勒的行為,開腔反對了,并加入了德國軍官反法西斯聯盟。
希特勒氣得牙癢癢,把保盧斯的家人全部抓了起來。
1946年,在紐倫堡軍事法庭,保盧斯做了證,證明德國的殘酷侵略行為不符合道義。
1953年,保盧斯從蘇聯的戰俘營釋放,看似可以過正常的生活了。不過,保盧斯還是選擇了蘇聯控制下的東德的德累斯頓。
渾渾噩噩中度過了四年時間,1957年,保盧斯因病去世,享年67歲!

保盧斯元帥身上有著兩面性,一方面,他對戰爭充滿著渴望,希望在戰場上建功立業,完全展現自己;另一方面,保盧斯熱愛生命,并不愿意死拼,在實力差距大的情況下,不愿意用生命換沒有結果的事情。
至于,德軍對保盧斯的處罰,除了曾經逮捕了其家人,什么都做不了,畢竟,投降后,保盧斯再也沒有回到德軍中去。
拋開立場來看,保盧斯確實太難了。保盧斯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中就是個矛盾的共同體,并沒有做錯什么,但是也做錯了一些事。
保盧斯的能力其實并不具備指揮大兵團作戰,不是說他的軍事素養不行,而是他沒有其他歷史名將那種殺伐決斷的魄力,沒能掌握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的靈活性。很多情況下他往往判斷正確了卻沒有做到知行合一,一言以蔽之,保盧斯是個好的下屬,但卻不是一個好的將軍。

(保盧斯和他的兒子)
一戰結束后,保盧斯被選為軍僅有的4000名軍官中的一員,在國防軍服役,國防軍是凡爾賽條約限制在10萬人以內的德國正規軍,可見保盧斯的軍事能力是經過篩選的。他被分配到斯圖加特的第13步兵團擔任連長。他在1921年到1933年期間在各種各樣的軍事工作崗位上工作了十多年。20世紀20年代,當時的魏瑪共和國為了規避《凡爾賽條約》,以學術交流為名和蘇聯進行的軍事合作,而保盧斯在此期間作為蘇聯在莫斯科客座演講嘉賓。
也就是說保盧斯在二戰前基本沒有積累多少的實戰經驗,而且其工作履歷大多數屬于機關單位的文職工作。而當二戰爆發時保盧斯的第10軍團曾經參與對波蘭、比利時、法國三國的戰斗(在后者兩次的戰斗時,第10軍團已易名為德國第6軍團),這使得他累積了一定的實戰經驗,為日后他擔任東線戰場的要職打下基礎,但是這也基本屬于是打醬油的角色,聊勝于無。
保盧斯在二戰期間大多數時間里是充當希特勒的信使,比如去北非向隆美爾傳話,或者在東線以古德里安的老長官向其施壓要聽從指揮。也正是保盧斯深得希特勒的信任,所以當莫斯科保衛戰后,很多德軍將領因為違抗希特勒的命令被撤職時,保盧斯在**馮賴歇瑙的推薦下被授予第6軍團指揮官一職,成為斯大林格勒戰役的德軍指揮官。

而很多悲劇都是在趕鴨子上架的情況下發生的。集結了當時德軍精銳的第六集團軍被希特勒認為是連天堂都可以攻下的軍隊。而且保盧斯在斯大林格勒戰役初期也是打得順風順水,該城90%以上的目標都被保盧斯占領。當時的蘇軍除了死扛也別無他法,蘇軍只能在斯大林格勒周邊與德軍纏斗,直到蘇軍反攻的天王星計劃實施之前,斯大林格勒是有可能被德軍拿下的。
但是正如拿破侖所說,打死一個俄國士兵需要打兩槍再推一下。德軍想速戰速決,但蘇軍卻依靠頑強的意志將其拖入了持久戰。而當陷入持久戰時,德軍的軍需物資很快就被消耗殆盡。會簡單算數的都知道,30多萬人的第六集團軍每天消耗500多噸物資,而斯大林格勒被圍之后,德軍每天只能通過空投投放的物資已經不到40噸,這種需求的供給缺口遲早會把德軍拖死。而且這不是僅依靠天才的戰術就可以挽回的,無論曼施坦因的甩鍋論是否成立,只有早日突圍才能讓第六集團軍逃出升天。

保盧斯在久攻不下的情況下陷入了焦慮,甚至他都開始對他所采用的楔形戰術,兩翼包抄,縱深穿插的戰術產生了懷疑。根據他的副官亞當的說法,保盧斯每當在戰場上遇到挫折時,都會想起那些被希特勒撤職的軍官。因此在保盧斯提出要撤退突圍被拒絕后,也只能硬著頭皮繼續進攻,最終導致了突圍良機的喪失。這種患得患失的心態是戰場的大忌,無論是保盧斯還是希特勒都陷入了這種心態時,保盧斯的命運就注定了。
當作戰地圖上原有的標記表明城北的幾十萬蘇軍已經推進至上布津諾夫卡一帶,而且城南的蘇軍已經沖垮了德軍第四集團軍和羅馬尼亞第4集團軍的防線時,保盧斯就已經知道蘇軍若形成南北合圍夾擊之勢,他和第六集團軍就死無葬身之地了。而當德軍的第48坦克軍沒有成功堵住羅馬尼亞人敗退的缺口,第14坦克軍也沒能頂住蘇軍的攻勢后,他的面如死灰。

此時保盧斯只能聽從希特勒的命令,在任何情況下都要堅守在斯大林格勒的德軍陣地,盡管他此時已經四面楚歌。冬季風暴行動是曼斯坦因組織的一項救援德軍的行動。按照他的命令,保盧斯準備配合進攻,試圖沖出斯大林格勒。在此期間,保盧斯把他的部隊固定在防御陣地上。曼斯坦因告訴保盧斯,救援需要第六軍的協助,但發起突圍的命令從未下達。盡管保盧斯堅決地服從命令,但是曼斯泰因的軍隊無法獨自到達斯大林格勒,他們的努力最終由于蘇聯在前線其他地方的進攻而停止。
這時保盧斯已經履行了作為軍人服從軍令的職責,新任命的陸軍總參謀長庫爾特澤茨勒最終讓希特勒允許保盧斯突圍,前提是他繼續控制斯大林格勒,這是一項矛盾且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接下來的兩個月里,保盧斯和他的手下繼續戰斗。然而,由于缺乏糧食彈藥、裝備損耗和日益惡化的身體狀況,德軍的防御能力逐漸減弱。新年伊始,希特勒把保盧斯提升為元帥,作為其堅守斯大林格勒的鼓勵。
關于保盧斯投降的選擇,根據亞當的說法,保盧斯說:“如果我們在高加索的軍隊也被包圍了,戰爭會怎么樣?這種危險是真實存在的。但只要我們繼續戰斗,蘇軍就必須留在這里。他們需要這些部隊,在高加索地區以及從沃羅內什到黑海的仍然不穩定的前線對A集團發動大規模進攻。我們必須把他們堅持到最后,這樣東線才能穩定下來。只有這樣,德國才有可能戰爭順利進行。”
也就是說保盧斯起初是不想投降的,他還想把蘇軍牽制在斯大林格勒周圍。1943年1月7日,頓河前線的蘇軍指揮官康斯坦丁羅科索夫斯基將軍宣布停火,并向保盧斯以及第六集團軍提供慷慨的投降條件:一日三餐的口糧、病人和傷員的醫療、允許保留他們的徽章、勛章、制服和個人物品。作為溝通的一部分,羅科索夫斯基告訴保盧斯,他已經插翅難逃。此時的第六集團軍還是擁有戰斗力的,不然蘇軍也不會開出這么優惠的條件。
保盧斯請求希特勒允許他投降,爭取挽回第六集團軍的生命。盡管第六集團軍的處境已經相當艱難,但德國陸軍最高司令部拒絕了保盧斯的請求,說:“投降是不可能的。第六集團軍堅持的每一天都有助于整個東線戰線,并從中掩護德軍撤退和消耗蘇軍。”
1月25日,蘇聯在斯大林格勒的最后一個緊急機場上空發動了猛烈的進攻,蘇聯再次向保盧斯提供了投降的機會。保盧斯再次用無線電請求希特勒同意。保盧斯告訴希特勒第六集團軍的崩潰是不可避免的,他強調他的部下已經彈盡糧絕,他已經失去了對他們控制,很可能會出現兵變。他還說,他的部隊有1.8萬人受傷,急需醫療救治。
希特勒再一次當即拒絕了保盧斯的請求,命令保盧斯在斯大林格勒戰死。1月30日,保盧斯通知希特勒,他的部下離崩潰只有幾個小時。希特勒的回應是通過廣播向保盧斯的軍官們進行大量的實地宣傳,以增強他們的士氣,堅定他們堅守陣地的意志。在決定提拔保盧斯為元帥時,希特勒指出,沒有已知的普魯士或德國陸軍元帥投降的記錄。暗示保盧斯要么要自殺,要么戰死。而且希特勒還暗示,如果保盧斯讓自己被蘇軍活捉,他將使德國的軍事歷史蒙羞。
但是保盧斯和他的部下于1943年1月31日上午被蘇軍捕獲。保盧斯的助手之一、二十三軍團副亞當上校在他的個人日記中記錄了這一天的事件:1943年1月31日早上7點,天還是黑的,但天幾乎不知不覺地就要亮了。保盧斯睡著了。我正要去敲門的時候,有人輕輕敲門。保盧斯醒了,坐了起來。是總部指揮官。他遞給保盧斯一張紙說:“恭喜你。陸軍元帥的軍銜已授予你。”
另一名德軍軍官施密特接著說:“與此同時,我必須通知你,蘇聯人已經到了門口。”說完這些話,他打開了門,一位蘇聯將軍和他的翻譯走進了房間。蘇聯將軍宣布我們是他的俘虜。我把**放在桌子上。

(被俘時的保盧斯)
“準備好離開。我們9點回來接你。“你要坐你的私人汽車去。”這位蘇聯將軍通過他的翻譯說。然后他們離開了房間。亞當帶了公章,并為他的最后一次公務做準備。他把保盧斯的新軍銜記錄在他的軍事文件里,蓋上印章,然后把印章扔進熊熊燃燒的火焰中。也就是說,保盧斯并不是主動投降,而是被蘇軍找到后被俘虜了,只是戰時信息不對稱而被冠上了投降將軍的頭銜。
地窖的主要入口被蘇聯士兵關閉并守衛著。一個警官,警衛的頭兒,允許保盧斯一行和司機出去把車準備好。從地窖里爬出來,亞當目瞪口呆地站著。就在幾個小時前,蘇聯和德國士兵還在互相射擊,現在他們靜靜地站在院子里。他們都全副武裝,有的手里拿著武器,有的扛在肩上。
當時的德國士兵已經饑寒交迫,衣衫襤褸,身穿淺色外套,面頰凹陷,未刮胡子,看上去像幽靈。而蘇軍看上去精神飽滿,穿著暖和的冬裝。9時整,第6軍司令部司令保盧斯到達,將被擊敗的第六集團軍軍官及其參謀部帶到后方。1943年2月2日,第六集團軍的殘部在群龍無首下也投降了。希特勒得知保盧斯的“投降”后,勃然大怒,發誓再也不任命另一位元帥。事實上,在戰爭的最后兩年,他還將任命另外七名陸軍元帥。
談到保盧斯的“投降”,希特勒對手下說:在和平時期的德國,每年約有1.8萬或2萬人選擇自殺。他(指保盧斯)看到五萬或六萬德國士兵勇敢地犧牲,他怎么能向布爾什維克投降?!”
至于保盧斯為何沒選擇自殺,這是由于身為羅馬天主教徒的保盧斯反對自殺。據麥克斯普費弗將軍所說,在被囚禁期間,保盧斯談到希特勒對他的“期望”時說:“我無意為這個放蕩不羈的下士開槍。”另一名將軍告訴NKVD(蘇聯的情報機構),保盧斯告訴他,他被提升為陸軍元帥,并說,“這看起來像是一個自殺的邀請,但我不會幫他這個忙。”保盧斯也禁止他的士兵站在戰壕的頂部,以免被敵人射殺。也就是說保盧斯無意為希特勒的瘋狂埋單,不僅是出于他的宗教信仰,還是出于對第六集團軍士兵的生命考量。

在投降前不久,保盧斯在搭上離開的最后一架飛機前,把他的結婚戒指送還給了他的妻子。他從1942年起就再也沒有見過她,因為她在1949年去世,當時他仍被囚禁希特勒得知保盧斯的“投降”后,勃然大怒,發誓再也不任命其他的德軍元帥。但事實上,在戰爭的最后兩年,他還將任命另外七名德國陸軍元帥。
談到保盧斯的投降,希特勒對手下說:在和平時期的德國,每年約有1.8萬或2萬人選擇自殺,即使沒有這種情況。這是一個人,他看到五萬或六萬士兵勇敢地為保衛自己而犧牲。他怎么能向布爾什維克投降?!
羅馬天主教徒保盧斯反對自殺。據麥克斯普費弗將軍所說,在被囚禁期間,保盧斯談到希特勒的期望時說:“我無意為這個放蕩不羈的下士開槍。”另一名將軍告訴NKVD(蘇聯的公共和秘密警察組織),保盧斯告訴他,他被提升為陸軍元帥,并說,“這看起來像是一個自殺的邀請,但我不會幫他這個忙。”保盧斯也禁止他的士兵站在戰壕的頂部,以免被敵人射殺。”

在投降前不久,保盧斯在離開他的位置的最后一架飛機上把他的結婚戒指送還給了他的妻子。他從1942年起就再也沒有見過她,因為她在1949年后就去世了,當時他仍被囚禁在蘇聯的軍事監獄里。
起初,保盧斯拒絕與蘇聯合作。然而,在1944年7月20日希特勒遭暗殺未遂后,他在被蘇聯俘虜期間成為納粹政權的公開批評者,加入了蘇聯發起的自由德國全國委員會,呼吁德國人投降。他后來在紐倫堡審判中為控方作證。他于1953年獲準移居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比遣返剩余的德國戰俘早了兩年。
紐倫堡審判期間,一名記者問保盧斯關于斯大林格勒戰俘的情況。他告訴記者,告訴他們的妻子和母親,他們的丈夫和兒子都很好。但是在斯大林格勒被俘的9.1萬名德軍士兵中,有一半在前往西伯利亞戰俘營的途中死亡,幾乎同樣多的人死于囚禁,只有大約6000人幸存下來并返回德國。
1953年回到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后,保盧斯于1954年7月2日在柏林舉行了一個有西方記者在場的記者招待會,題為“關于我們國家的重大問題”。他在會上悼念一個多月前去世的古德里安,并批評第二帝國和第三帝國的政治領導人在兩次世界大戰中造成了德軍的失敗。

(保盧斯于1954年7月2日在柏林的記者會上)
他還批評美國的外交政策咄咄逼人,呼吁德法和解,并檢討了德國在二戰的罪行。他說:“今天的美國政策稱自己為“強權政治”。對我們德國人來說,這一點尤其具有象征意義。我們因推行暴力和閃電戰而受到懲罰,我們知道這給我們帶來了什么損失。我們德國人已經看到,在20世紀,一個強大而富裕的國家試圖以犧牲其他國家為代價追求的“強權政治”注定要失敗。這項政策除非能夠扼殺其他民族的民族意志,粉碎他們的獨立性,否則就沒有成功的希望。但是,一個錯誤的觀念和危險的觀點認為,僅僅是因為一個大國的地位,就可以以最低的代價屈從和支配其他國家。”
保盧斯在二戰結束后一直呼吁兩德的統一,這為他多少挽回了德國人的尊敬。1953年至1956年,保盧斯定居在東德德累斯頓,在那里他擔任東德軍事歷史研究所的文職主任。1956年末,他患上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癥并逐漸虛弱。1957年2月1日,在斯大林格勒投降14年零一天后,他在德累斯頓去世。作為他最后遺囑的一部分,他的遺體被運到西德的巴登巴登地區,埋葬在他的妻子的旁邊。

(保盧斯在德累斯頓的故居)
而曼施坦因出版了其自傳《失去的勝利后》,對于德軍在斯大林格勒戰役的失利都甩鍋給了希特勒或者保盧斯等軍官,這又引發了又一輪的爭議和討論。其中很多德國人對保盧斯的“投降”始終無法釋懷,特別是保盧斯在戰后還在蘇聯陣營的東德工作,這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他在德軍歷史上的地位。但是如果沒有保盧斯所謂的“投降”,那6千多名德軍士兵很可能就死在了斯大林格勒中,但是很多德國人卻只記住了保盧斯的“劣跡”。很多時候,人們只會記住那些高偉光的英雄人物,而頂著罵名充當狗熊的保盧斯就成為了眾矢之的,他就像現實生活中我們遇到的那種“老好人”的形象,臟活累活干得最多,最后背鍋的卻是他,搞得里外不是人。
事實上保盧斯本人并不認為他違背了希特勒的不許投降,抵抗到底的命令,他并沒有以第6集團軍司令的名義對下屬各部隊下達投降的命令,也沒有以集團軍司令的名義同蘇軍簽署任何投降文件和舉行任何正式的儀式。
第6集團軍各作戰區域的指揮官自行安排和蘇軍的停火事宜。所以保盧斯堅持認為他自己的投降并不代表他的整個集團軍,他只是和自己的司令部人員一起被俘了,而不是率領整個集團軍向蘇軍投降。當時第6集團軍已經完全是彈盡糧絕,士兵們槍里已經沒有子彈,許多人將最后的子彈留給了自己,整個集團軍已經沒有一絲的抵抗的能力了,所以不管保盧斯是否下達投降的命令,對于德軍官兵來說,投降是唯一的出路了。
即使保盧斯沒有下達投降的命令,但是保盧斯作為德國陸軍元帥其個人的投降也是深為希特勒所恥辱的,他之所以在第6集團軍覆滅之際晉升保盧斯為元帥就是希望保盧斯能后殺身成仁,可惜事與愿違。不過希特勒并沒有將保盧斯投降的消息公布于眾,而是宣布保盧斯已經戰死沙場,并為他舉行了盛大的國葬。所以當時德國絕大部分人都不知道保盧斯和他的第6集團軍已經投降,他們得到的官方消息是第6集團軍戰斗到了最后一刻,包括保盧斯在內的所有第6集團軍官兵全部戰死沙場。希特勒全面封鎖了投降的任何消息。
希特勒雖然是個強人,但也會時常出昏招。
比如,大軍已逼近莫斯科城下,他不下令增兵去強攻莫斯科,反而分兵去高加索。
用保盧斯也是一步臭棋。保盧斯雖然被晉升為元帥,可是打仗實在沒有高招,30萬大軍被圍,一點辦法都沒有。一心只想撤退,被希特勒阻止,沒辦法,最后只能投降。
保盧斯大軍的覆滅,導致了整個希特勒戰線的潰敗。斯大林格勒戰線被斯大林撕開了一個口子,希特勒想補也補不上了。
地球人都知道斯大林格勒戰役德軍失敗并不是因為德軍不英勇,實在是因為蘇軍數量太多了。也不是保盧斯不會指揮,是德軍缺少燃油。這場戰役別說是讓隆美爾、曼施坦因和古德里安,就是讓孫武和拿破侖來也翻不了盤。
所以,斯大林格勒戰役蘇軍的損失大于德軍幾倍,但德軍還是從此失去了戰場主動權,勝利的天平向斯大林那邊傾斜。沒辦法,失道寡助,上帝和美國都站在希特勒的對立面。
說實話斯大林格勒戰役除了蘇軍人多,德軍彈盡糧絕,惡虎難敵群狼,而且這老虎還是拔掉牙齒,餓得奄奄一息的老虎。
這場戰役實在是乏善可陳,唯一的亮點是德軍指揮官保盧斯在戰役中的表現。
保盧斯在蘇軍大兵團將要對德軍第六兵團形成合圍的時候,就敏銳察覺出大事不妙,建議突圍跟曼斯坦因會師,如果那樣,德軍還有轉機,戰爭進程就會改變。但希特勒固執地拒絕了。當蘇軍扎緊口袋的時候,保盧斯和第六軍團的官兵們已經絕望,已經是插翅難逃,他們唯一的救星就是曼施坦因的援軍,他們把希望寄托在這位戰神。
可是曼施坦因也從神壇跌落,不但救不了第六軍團,而且自己也面臨被蘇軍保衛的可能,曼斯坦因是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蘇聯的軍隊實在太多了,就像姜子牙撒豆成兵,也像孫華爾網那樣拔根毫毛會變出無數倍。
進入冬天后,斯大林格勒的氣溫下降接近零下40度,沒有御寒衣服的德軍士兵命都凍得直打戰,傷兵就更不幸,身體都凍僵,四肢都凍爛,直到凍死。
陸地的后勤補給已經被切斷,保盧斯的部隊只能靠有限的德軍空投食品來維持生命,每個士兵每天只能得到150克面包,他們就是想吃草根樹皮,天寒地凍的戰場也沒有這樣的機會。這樣的軍人武器都扛不動,路都走不成,讓他們打仗簡直就是開國際玩笑。
可以想象,如果后勤供應恢復不了,即使不用蘇軍進攻,要不了多久,他們也會全部被餓死凍死。
而這時蘇聯人是不會對他們這幫侵略者心生憐憫之心時,蘇軍沒有停下進攻的腳步,斯大林的大軍還在源源不斷向斯大林格勒匯聚,他們的包圍圈還在逐漸縮小,第六集團軍隨著蘇軍的推進在后退,直到被被蘇軍逼到城里。看著行走不動的德軍官兵,看著蜷縮在冰天雪地里凍得打戰的傷兵,保盧斯徹底絕望,心生憐憫。
雖然說一將功成萬骨枯,雖然說戰場上的將軍都是冷酷無情的殺人機器,但保盧斯的良知和人性沒有泯滅,驅使他多次向元首請示,請求突圍,但都被希特勒無情拒絕。到后來突圍的請求變成投降,這更讓希特勒暴跳如雷,希特勒已經是在進行一場豪賭,只要有一分希望他就不會放棄。換句話說,希特勒已經失去理智,對第六軍團跑出去當面對他陳述戰場情況的軍官也置之不理。
說白了,希特勒的面子重要,而士兵的生命連螻蟻也不如。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跟希特勒這個利智昏庸的納粹頭子相比,知識分子家庭出身的保盧斯身上還有一點人性的光芒。這也就是這個斯大林格勒戰役中,唯一可圈可點的地方。
希特勒在明知道沒有一點勝算的情況下,再次拒絕了保盧斯的投降請求,并且給保盧斯空投下元帥節杖讓他殺身成仁。在希特勒的心中,這些官兵的生命不屬于他們自己,也不屬于德意志,而是屬于希特勒一個人。
但不僅保盧斯,整個第六集團軍的官兵都沒有給希特勒面子。在他們看來自己是為德國二戰,不是為希特勒而戰。他們上有老,下有小,他們的生命屬于親人,不屬于納粹。所以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選擇了投降,給了希特勒一記響亮的耳光。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保盧斯率2000名軍官和9萬余名奄奄一息的士兵向蘇軍投降。
希特勒在第六軍團陷入重圍、彈盡糧絕的時候,還在命令自己的宣傳部長戈培爾開動宣傳機器在全國宣傳德軍官兵如何英勇,蘇軍如何不堪一擊。在得知第六集團軍官兵投降的時候,希特勒肺都氣炸了,但他還是向德國人民封鎖消息,說前線官兵跟蘇軍血戰到底、流盡最后一滴血。全體官兵為國捐軀,保盧斯元帥殺身成仁。
德國的媒體開始大張旗鼓地宣傳保盧斯的英雄事跡,號召全國人民向以保盧斯為榜樣向英雄學習,希特勒還為"英勇獻身"的保盧斯舉行了隆重的葬禮。希特勒親自出席了保盧斯的葬禮,并將一個鑲鉆的元帥杖,放在了空棺材的上面。
而保盧斯此刻正在蘇軍關押他的地方瀏覽蘇聯報刊,這讓他更多地了解到希特勒發動的侵略戰爭給蘇聯人民帶來的無窮災難,開始對這場戰爭開始反省,開始懺悔自己的犯下的罪行。后來在紐倫堡審判中,保盧斯作為證人出庭指控納粹、指控希特勒。
十年后,保盧斯被蘇聯釋放到東德定居。1957年2月保盧斯去世,享年67歲。跟那些為了所謂的名節置無數士兵生命于不顧,逼著他們戰斗到最后一個人的指揮官相比,保盧斯無疑是怕死鬼,但卻是最有人性的軍人。
保盧斯是希特勒手下名將,第六野戰集團軍司令,從閃擊波蘭,偷襲法國,再到執行巴巴羅薩計劃,保盧斯戰功顯赫,官升上將,但在蘇德斯大林格勒決戰中,保盧斯33萬軍隊被蘇軍包圍,最后戰至彈盡糧絕,保盧斯請示希特勒要求突圍,希特勒不準,命令堅守,為了穩定軍心,希特勒對保盧斯通令嘉獎,并把保盧斯上將軍銜晉升為元帥,并把元帥任命狀,肩章與象征權力的元帥杖空降給保盧斯,但在激烈的戰場上這些東西保盧斯并沒有收到,鏖戰至最后時刻保盧斯被俘,33萬德軍全軍覆沒。當希特勒聽到第六集團軍被全殲的消息,當時他并不知道保盧斯是戰死,是被俘,還是投降了,希特勒還是信任保盧斯的,他認為保盧斯絕不會投降,也不可能被俘,戰死的可能性最大。希特勒在柏林為保盧斯舉行了哀悼會,以國葬的規格為保盧斯送行。后來希特勒聽到保盧斯被俘的消息,很是震驚,曾制定了多次營救保盧斯的方案,都因蘇軍看守嚴密未曾得手,后來德軍俘虜了斯大林的兒子雅科夫,希特勒通知斯大林要求互換,遭到斯大林的嚴詞拒絕,并留下一句名言:“我不能用一位將軍去換回一名士兵”。后來隨著蘇德戰場上局勢的明朗化,保盧斯的意志也逐漸被瓦解了,在1944年的8月8日,保盧斯通過廣播電臺號召德國人民脫離希特勒制止戰爭,并在紐倫堡審判庭上扮演了特殊的角色,承認希特勒的罪惡,表示擁護蘇維埃政權,并做了一些實際的工作。由于保盧斯的貢獻,在他被羈押階段,受到了蘇聯政府的特殊優待。斯大林去世后,保盧斯被允許回到了民主德國,擔任政府的內政顧問,當時的德國人對保盧斯是鄙視的,斷送了30多萬軍隊,而自己茍且偷生,雖說保住一命,但扮演了不很光彩的角色,當時的德國雖已無力對保盧斯怎么樣了?但在保盧斯內心永遠蒙著一層灰暗的陰影,在國民面前失去了理直氣壯的話語權,至57年他永遠閉上了眼睛。
斯大林格勒的絕望,大批納粹德軍官兵選擇自殺,更多的人選擇絕殺,就像第71步兵師的指揮官亞歷山大.馮.哈特曼中將,拿著槍械與進攻的蘇軍對殺,直到站著被殺死
而他們的元帥保盧斯,在困境選擇投降,盡管是違抗希特勒的命令,但就西方傳統來說褒貶的空間還很大。然而,有1件事情堪稱愚蠢,保盧斯難以被原諒。在投降前夕,他把兒子亞歷山大保盧斯空運回德國,而10多萬別人的子弟全部落到蘇聯人手里,西伯利亞的勞動改造那是要大批收割人命的。
極度重視榮譽的普魯士傳統,被保盧斯的自私所褻瀆,戰場公義容不下私情。就結局而論,保盧斯麾下的第六集團軍,是納粹德軍里的精銳部隊,與其死在西伯利亞囚地,還不如在戰場上血拼一場。
當然,這跟保盧斯沒有什么關系,投降后的他待遇還是相當不錯,不僅生活上衣食無憂,還能滿足日常的讀寫要求。
保盧斯投降后,對納粹德軍的打擊是巨大的,希特勒為此惱羞成怒。但是,這個消息又不能讓德國人知道,于是希特勒宣稱保盧斯殉國并為他舉行國葬,將元帥的權杖放入空棺材里。
希特勒曾經多次派人去“撈人”,由于蘇軍的嚴密防范,德國傘兵們沒有獲得成功。后來,斯大林的長子雅科夫被俘,希特勒打算拿他交換保盧斯,結果斯大林說“我絕不會拿元帥去換士兵”。而雅科夫的舉動也堪稱悲壯,為不給父親斯大林添麻煩,在集中營選擇自殺性逃獄,留給希特勒一具尸體。
斯大林父子的表現,與保盧斯父子形成鮮明對比,這一對比保盧斯的評價就更差了。保盧斯在接下來的歲月里,又出了一些不明智的招
保盧斯剛當俘虜的時候,一直保持著低調的生活,低調到普通德國人真的以為他殉國了。但是,1944年納粹德國崩潰的前夕,保盧斯又出現了
這次他是來勸降德國人來的,換句話說保盧斯充當蘇軍的輿論話筒,通過電臺把“反納粹”的呼吁傳播到德國的土地上。大變活人的把戲,讓德國人感受到被納粹政權欺騙,老實說希特勒被狠狠揣上了一腳。
1946年,保盧斯上了紐倫堡軍事法庭,他與久違的同僚們再次相見,不過他是來指控他的。這些戰犯在戰爭中多多少少犯下暴行,但是被保盧斯這個蘇軍俘虜來指控,讓這些戰斗在最后一刻的軍人很難受。
1955年,保盧斯贏得自由,他回到德國定居。然而,德國人卻對他沒有什么好感,激進的人更是三天兩頭在他的屋外叫罵
保盧斯天天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心情日益變得壓抑,回國僅1年多就去世了。而他的兒子,那個斯大林格勒戰場空運回家的亞歷山大保盧斯,一直努力替父親辯解。沒有什么鳥用,因為他只身逃離戰場,本就讓普魯士傳統深厚的德國人看不起
得不到諒解的亞歷山大保盧斯,無論怎么都無法讓德國人原諒他們父子,1970年在絕望中拿槍自殺。保盧斯如果知道事后的罵名,你覺得:他還會選擇向蘇軍投降嗎?
熱門問答



